更新時間:2025-10-28
1.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是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的上海市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生產、發行、銷售的標準樣品。本灰色樣卡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由美國生產的Macbeth7000分光光度測色儀檢定定級。精度為?E為0.01。2.變色用沾色用的灰色樣卡,根據可分辨的色差分為五級九檔,五級九檔色差規定*符合GB/T250-GB/T251中的2.4條要求。
GB/T250-2008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說明書
一、 產品說明
1. 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是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的上海市紡織工業技術監督所生產、發行、銷售的標準樣品。本灰色樣卡在生產過程中使用由美國生產的Macbeth7000分光光度測色儀檢定定級。精度為?E為0.01。
2. 變色用沾色用的灰色樣卡,根據可分辨的色差分為五級九檔,五級九檔色差規定*符合GB/T250-GB/T251中的2.4條要求。該規定等同采用了國際標準ISO105/A02和ISO105/A03。
3. 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不僅適用于測定紡織品顏色牢度,也可以用于測定任何物體的顏色對她在加工和應用過程中受到各種不同環境條件影響的承受能力,能力越大顏色的變化越小,在五級九檔灰卡中,五級為最好,說明目測觀感沒有色差,色牢度就最好。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不僅適用檢測定貼紡織物沾色程度,也可以用于測定任何白色物質沾色的程度。
二、 使用須知
1. 灰色樣卡是評定顏色牢度的標準依據,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各方應注意應用它的有效版本,否則判定結論無效。
2. 使用時,請詳細閱讀GB/T250-2008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和GB/T251-2008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這兩個國家標準附后。灰色樣卡的使用方法請按GB/T250,GB/T251中的2.5條執行。
3. 使用時切忌觸碰樣卡中九對灰色或白色的小卡片,如發現小卡片上起毛、劃痕、破損、或粘上水漬、污漬、油漬、色漬時應停止使用。當樣卡發生扭曲、歪斜、不平整時,也應停止使用。
4. 灰色樣卡在儲存或者使用中會發生變化,各級各檔的色度數據會偏離標準范圍,應注意定期的檢定和更換。否則會影響評定的準確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T250-2008 代替 GB250-1995 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 ISO105/A02-1993
本標準等同采用國際標準ISO105/A02-1993《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
1 主題內容與選用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紡織品色牢度試驗中評定紡織品顏色變化的灰色樣卡及其使用方法。此灰卡的精確測色級距值,可做為永jiu記錄以供新制作的灰卡及在儲存或使用中發生變化的灰卡對比之用。
2 原理
2.1 基本灰卡由五對無光的灰色小卡片(或布片)所組成,根據可分辨的色差分為五個牢度等級,即5、4、3、2、1。在每兩個級別中再補充半級,即4-5,3-4,2-3,1-2,就擴大成為五級九檔灰卡。每對的第一組成均是中性灰色,其中僅牢度等級5的第二組成與第一組成相一致,其他各對的第二組成依次變淺,色差逐級增大。各級觀感色差均經色度確定,整個色度規定如下。
2.2 紙片或布片應是中性灰顏色,并應使用含有鏡面反射的分光光度計檢定。色度數據以CIE1964補充標準色度系統(10°視場)和D65光源計算。
2.3 每對第一組成的三刺激值Y值應為12±1。
2.4 每對第二組成與第一組成的色差規定如下:
牢度等級  | CIELAB色差  | 容差  | 
5  | 0  | 0.2  | 
(4-5)  | 0.8  | ±0.2  | 
4  | 1.7  | ±0.3  | 
(3-4)  | 2.5  | ±0.35  | 
3  | 3.4  | ±0.4  | 
(2-3)  | 4.8  | ±0.5  | 
2  | 6.8  | ±0.6  | 
(1-2)  | 9.6  | ±0.7  | 
1  | 13.6  | ±1.0  | 
括號內的數值僅適用于五級九檔灰卡。
2.5 灰卡的使用:
將紡織品原樣和試后樣各一塊并列置于同一平面按同一方向緊靠,灰卡也靠近置于同一平面上。背景應是中性灰顏色,近似本灰卡1級和2級之間(近似蒙賽色卡N5)。如需避免背襯對紡織品外觀的影響,可取原布二層或多層墊襯于原樣和試后樣之下。北半球用北空光照射,南半球用男空光照射,或用600lx及以上的等效光源。入射光與織物表面約成45°角,觀察方向大致垂直于織物表面。用本灰卡的級差來目測評定原樣和試后樣之間的色差。
如果使用的是五級灰卡,當原樣和試后樣之間的色差相當于灰卡某級所具有的觀感色差時,就作為該試樣的牢度級數。當試后樣和原樣之間的色差處于灰卡某二個級別的中間,則可定位中間級別,如4-5或2-3。只有當試后樣和原樣之間沒有觀感色差時,才可定位五級。
如果使用的是五級九檔灰卡,某一級觀感色差zui接近于原樣和試后樣間的觀感色差程度時,就作為該試樣的牢度級數。只有當試后樣和原樣之間沒有觀感色差時,才可定位五級。
在做出一批試樣的評級之后,應將評為同級的各對原樣和試后樣相互間再做比較。這樣能看出評級是否一致,因為任何評級上的差錯就會顯得突出。如某對的色差程度與同組的其他各對并不一致時,就應重新對照灰卡再作評定,必要時可改變原評定的牢度級別。
2.6 色牢度試驗中顏色變化的說明
2.6.1 按2.5規定使用本灰卡時,對于變色中的色相、深度或亮度不論單一或組合的變色特征均不做級數上的評定。原樣和試后樣之間的總色差才是評級的依據。
2.6.2 如果需在試驗中記錄紡織品顏色變化的特征,例如評定紡織品上的染料,則可在數字評級中另加上適當的品質術語,如下表所列。
級別  | 含義  | |
相當于灰卡的色差級別  | 顏色變化特征  | |
3  | 3級  | 僅深度變淺  | 
3較紅  | 3級  | 深度未明顯變淺,但顏色較紅  | 
3較黃、較淺  | 3級  | 深度變淺,色相亦有變化  | 
3較淺、較藍、較暗  | 3級  | 深度變淺,色相和亮度有變化  | 
4-5較紅  | 4級和5級之間  | 深度未明顯變淺,但顏色稍紅  | 
2.6.3 當顏色在二個或三個特征上發生變化時,表明每一種變化的級數是既不可行也無必要。
2.6.4 如需記錄的品質術語,在樣卡上受到地位限制時,可使用下表的縮寫詞。
縮寫詞  | 含義  | 法文縮寫詞  | 
B1  | 較藍  | B  | 
G  | 較綠  | V  | 
R  | 較紅  | R  | 
Y  | 較黃  | J  | 
W  | 較淺  | C  | 
Str  | 較深  | F  | 
D  | 較暗  | T  | 
Br  | 較亮  | P  |